椰殼凈水活性炭與活性炭復合材料實驗研究
為了研究探討椰殼活性炭凈水材料的吸附機理,我們做了如下對比實驗,用以對比椰殼活性炭與椰殼復合凈水材料的吸附效果,來分析其凈化能力。原水取自鄭州污水處理廠,COD=1380mg/L,BOD=268mg/L。動態實驗裝置(吸附柱內徑3cm;高25cm;有效容積80cm?)。分析采用南京林業大學檢測中心的檢測儀器。
(1)椰殼凈水活性炭:寶萊活性炭廠生產的椰殼微孔活性炭,粒徑:10-20目,堆積比重:410-500g/L,碘吸附值:800-1150mg/g;A礦石:來自鞏義亞泰礦物有限公司,粒徑8-16目,比重870-900/L。
(2)復合型凈水材料的制備工藝:A礦石與椰殼活性炭按照1:2比例混合,加入5-7%的鈦酸溶液中浸漬24小時,水洗后干燥、粉碎,加入焦油粘結劑擠壓、造粒,再送入高溫爐中,通入二氧化碳活化,得到產品。
研究方案:將A礦石和椰殼活性炭混合,通過負載鈦元素和活化將材料形成特殊的復合材料,可以凈化多種污水,能夠凈化污染水體中污染物和分解污染物的優良特性。
研究方法:先將復合型凈水材料樣品放入干燥箱中于120℃烘干4.5h,然后稱取不同重量的復合型凈水材料樣品放到動態吸附裝置中,將污水通過靜態裝置的進水口加入,從流出口接收水樣進行測試分析。
試驗結果討論與分析
試驗結果:復合凈水材料與活性炭動態吸附后出水水質實驗結果比較數據如下:復合凈水材料的COD去除率達到92.9%、BOD去除率達到89.2%;活性炭的COD去除率達到76.4%、BOD去除率達到76.9%,課件試驗所用的復合型凈水材料對COD和BOD的去除率效果均優于活性炭。
因為凈水材料對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受到孔徑大小和表面催化劑特性的影響,所以為了比較兩種凈水材料的凈化效果,本研究利用化學方法分析了椰殼活性炭處理后水樣和復合凈水材料處理后水樣,通過對凈化后水中的COD和BOD數據比較,分析判斷復合凈水材料的特性。
復合凈水材料對水中污染物表現出較好的去除率,這表明它是一種廣譜型的凈水材料,其復合成分決定了材料具有較大的孔徑范圍。結果還可以表明,負載了鈦金屬可以增強材料的去污能力,主要是因為鈦金屬起到了催化降解大分子污染物的作用,因而對污染物尤其是水中的大分子物質去除率很高,COD可降低92%以上,遠遠優于同品質的椰殼活性炭。本課題對復合型凈水材料的性能與機理還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