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食品、醫藥、輕工、環保等行業的發展,粉狀活性炭作為一種吸附脫色劑的用量迅速增加,建國初期我國活性炭年產量僅為30噸以上,到1996年,全國有200多家生產廠家,年產量達130000噸。
根據活性炭用途的不同,可制成粉狀和顆粒狀,而顆粒狀活性炭又可分為定型炭(如柱狀,球形等)和無定形。根據生產中使用的活化劑不同,又可分為物理活性炭和化學活性炭。內部細胞組織中有許多天然孔隙(木炭的比表面積使活化劑容易進入,接觸反應面容易活過,但煤不同(煤焦的比表面積僅比活化劑小得多)根據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木質部碳和煤質碳,因為木材原料的孔隙度較大。 總之,粉狀活性炭的脫色性能最好。 用于水解,發酵,有機合成,制糖,制藥,凈水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去除發色團,膠體,吸附臭味,防止液體渾濁,去除泡沫,提高蒸發結晶率。
木質粉狀活性炭生產方法
化學方法活性炭的成熟工藝是氯化鋅法,國內活性炭生產廠家大多采用氯化鋅法。其活化原理是氯化鋅在炭化活化中具有脫水作用,機械木材原料中的氫、氧元素以水的形式逸出,從而降低碳化活化溫度,改變熱解路線。此外,氯化鋅溶液對木材原料具有溶解和侵蝕作用,能順利滲透到原料中。實現了纖維在木材原料中形成的微孔,達到了完全活化的目的。在活化過程中,氯化鋅作為骨架留在碳中,而形成的碳則沉積在骨架上。當氯化鋅最終用水沖走時,木質粉狀活性炭形成多孔,具有吸附脫色作用。